纽斯频通讯社首尔8月25日电(记者 崔宪圭)33年前的1992年夏天,记者正好在中国北京、天津、吉林省和辽宁省等地采访之际,亲历8月24日韩中建交这一历史时刻。
如今两国迎来建交33周年,回顾当时所见的中国还是较为落后的国家,百姓也普遍贫穷,但这一切如今都像海市蜃楼般消失。脑海中总浮现出30多年前那片阴暗、落后、陈旧的景象,如今现实中的中国已今非昔比。
![]() |
建交初期,中国经济虽已改革开放十年,但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几乎所有产业都远落后于韩国,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那时一位随行的国家智库研究员说:"中国要想在产业、技术、经济上追上我们,至少还需半个世纪以上。"这句话至今仍回响在耳边。
然而,3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却变成超乎想象的模样。在被视为未来全球霸权之争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与美国并驾齐驱;在战略性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不仅超越韩日,还紧追美国。
在造船业,如今的中国在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领域的订单量已超韩国,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中国甚至成功建造并交付了曾经只有欧洲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制造的超大型邮轮。
在航空领域,中国自主研发的商用大飞机C919已完成国际认证,正陆续投入商业运营。继国内航线之后,不久将全面投入国际航线。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移动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快速崛起更令人惊叹。
"韩中建交10周年后的2000年代初,我因高尔夫旅行第一次去上海,当时仍觉得中国不算什么。第二次去中国是大约10年前的2015年,那时已明显感受到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令人惊叹的经济发展,而现在已让我感到些许畏惧。"
![]() |
【图片=网络】 |
25日早晨,一位朋友在微信群里看到记者以《无论好坏都须直面中国变化》为题的文章后作上述回复。他补充道:"现在还有很多人一味贬低,不愿接受现实。希望我们能在直视中国变化的同时,以韩流强国的身份超越并战胜中国。最近爆火的K-pop题材动画片《K-pop:猎魔女团》似乎指明了这一方向。"
韩中建交33周年之际,中国正快速推进各领域崛起。面对中国这种国家跃升,韩国社会的态度交织着复杂的情感,既有惊讶与恐惧,也有嫉妒与轻视。轻视和贬低中国崛起的情绪蔓延,但为了国家的未来,即使心有不安,也必须正视现实,寻求应对之道。
长期以来,部分政党和政权试图借反中议题获取选票,却破坏了韩中互利共赢的经贸、文旅交流基础,结果导致两国关系出现"近而不亲"的局面。
韩中建交33年给我们提出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究竟怎样的对华政策才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记者认为,必须以中立和务实为基础,重塑韩中关系框架,延续合作动力。从中国的尖端技术崛起和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来看,可以说李在明政府务实外交的成败有一半取决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这一点并不为过。(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