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国和日本正在掀起一场与机器人产业有关的竞争。在产业机器人领域,韩国使用度居首,中国市场最大,日本产能领先。
【图片=网络】 |
据业界9日消息,日本是机器人生产大国。2017年全球产业机器人共销售38.1万台,其中56%为日本企业生产。日本专利局分析称,全球十大产业机器人专利企业中,7家来自日本。
在相当于人眼的图像传感器、感知接触强度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植入机器人关节的马达技术等方面,日本占全球市场的九成以上。由于积累在产业机器人上获得的核心技术和经验,日本可将此运用至服务机器人。
即便如此,日本业界也担心,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力量是否会从硬件转变为软件或人工智能算法。信息通信技术振兴中心表示,日本业界存在“在机器人制造方面取胜,但在机器人业务方面可能输给美国”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反映在日本政府2015年发布的《机器人新战略》(以下简称《战略》)中。
《战略》提出世界机器人创造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和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时代三大核心目标。战略制定了5年计划,政府投资1000亿日元。不仅如此,日本将于明年举行夏季奥运会,政府希望借大量投入服务机器人,让本国机器人产业再次腾飞。
韩国是一个非常喜欢用机器人的国家。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发布的数据,从机器人密度来看(2017年为准),每万名劳动者中设置机器人的数量为710台,是全球平均值(85台)的8倍左右,位居榜首。随后依次为新加坡(658台)、德国(322台)、日本(302台)和瑞典(240台)。
此外,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IFR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产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位居榜首,销量为13.97万台。随后为日本(4.56万台)、韩国(3.97万台)、美国(3.32万台)、德国(2.14万台)、台湾(1.09万台)、越南(8300台)和意大利(7700台)。从销售额来看,中国以45亿美元居首,随后为北美(25亿美元)、德国(18亿美元)和韩国(6.6亿美元)。
然而专家表示,韩国在机器人制造领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韩国没有一家可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机器人企业。也正因为如此,韩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往往需要进口。
有声音建议,韩国在培养相关领域人才方面应多效仿中国。为培养机器人人才,中国举办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会(IRO),在全国开设约120所机器人相关专业职业院校,掀起一股专业学习机器人技术的热潮。从IRO选手年龄层来看,韩国选手中初高中生虽占较高水平,但中国选手中小学生比率较高,这反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人才早早涉足机器人领域,若他们把目光放在融合技术,韩国不仅将很难赶超,技术差距也将愈发明显。为此,政府应出台对策,加强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提高韩国相关产业竞争力。
记者 주옥함(wodemaya@newsp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