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诞生于1939年黄河岸边战火中的《黄河大合唱》,是一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最伟大雄壮的合唱作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华母亲河——黄河。【图片=《金桥》提供】 |
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据此,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转眼间,它如燎原烽火燃遍全中国,激励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
的确,浩浩荡荡的黄河水,从巴颜喀拉山,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大平原,一路浩瀚东流,纵横9省区5464公里,绕山穿峡,九曲十八弯,遭遇无数崇山峻岭的阻挠,仍不改奔流向海的抱负,正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的真实写照。
从广袤的太空遥望地球时,蜿蜒的九曲黄河曾令宇航员震撼于这条"腾飞巨龙"的跌宕腾挪。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以母亲的胸怀,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辉煌灿烂的黄河文化、中华文明。正因为此,人们将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赞颂它,歌唱它。
晚秋,漫步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就可以一睹独特的黄河入海口湿地景观——红地毯。【图片=《金桥》提供】 |
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代诗人王之涣描写了登鹳雀楼俯瞰滔滔黄河和西北远眺黄河的情景;读起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温庭筠"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黄河的磅礴气势和巨浪涛声仿佛亲身可感;王维的《使至塞上》则让黄河徜徉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景中,构成了无数人对西北、大漠与黄河的经典印象。
然而,黄河在润泽万物的同时,其易泛滥的属性,几千年来也成为沿岸人民的一大痛楚。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记录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水文变化。为此,自大禹时起,改堵为疏,将黄河分流导入渤海,历经13年"九川既疏,九泽既陂,诸夏乂安"……治理黄河水患,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始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仍旧高度重视治黄事业。尤其是近些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在实施黄河水量科学调度下,黄河口湿地得到水源补给,湿地生态逐渐恢复,成为了野生鸟类栖息的天堂。【图片=《金桥》提供】 |
如今,三门峡、小浪底、位山引黄闸、黄河宁夏灌区、黄河三角洲……一个个有关幸福的梦想不断铺展开来,不仅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向好,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
奔涌不息的黄河,滋养了丰厚的黄河文化和独特的国家文明,蕴含着众多的历史记忆与价值理念,也凝结着中华文明的力量和智慧。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秉承于此,让我们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文章转自《金桥》杂志)